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前沿]下丘脑错构瘤治疗新突破 SEEG微创毁损疗效优于手术 宣武医院赵国光单永治团队在国际上首发相关研究成果

更多资讯▶ 神外前沿 2019-07-03

学术前沿

第10期 

神外前沿讯,下丘脑错构瘤的手术治疗一直都充满了挑战性,除了传统的开颅手术之外,有没有一种治疗效果更好且并发症更少的新治疗方式?


现在,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答案和技术突破。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单永治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报道,SEEG的微创毁损治疗不仅疗效优于手术治疗,而且并发症较低。该研究支持将SEEG引导的微创治疗用于下丘脑错构瘤的一线治疗


该研究报道是迄今为止,英文文献中唯一的、对于SEEG引导微创热凝治疗下丘脑错构瘤进行系统观察的文献报道。


该报道的题目是《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guided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for hypothalamic hamartomas: preliminary evidence》,日前发表在国际神经外科领域著名期刊、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会刊《World Neurosurgery》杂志上;作者:魏鹏虎、安阳、樊晓彤、王逸鹤、杨彦枫、任连坤、单永治(通讯作者)、赵国光(通讯作者)。


据了解,下丘脑错构瘤是一种很少见的先天性灰质发育异常,多表现为痴笑样癫痫,可伴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此前,虽然下丘脑错构瘤的各种治疗手段上都有所进展,但仍面临着不同的局限性和治疗难度。


1、手术治疗:

过去,开颅手术治疗是下丘脑错构瘤的一线治疗,作者在文中系统回顾了前人手术治疗的文献后发现,既往英文文献中,开颅切除下丘脑错构瘤后,达到癫痫无发作状态(Engel I级)的比率为15-54%,而Engel I级和II级(95%以上的缓解率)加起来则一共从76-89%不等。开颅切除术除了疗效差,还常常引起尿崩、食欲亢进、体温调节异常甚至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2、伽马刀治疗:

伽马刀也可用于下丘脑错构瘤的治疗,有研究在系统的回顾了10个研究中的81位接受伽马刀治疗的患者后,发现达到Engel I级的比率仅为28.4%而且伽马刀照射后,病灶常不能立即凋亡。从治疗到见效,常常需要数月到半年的时间。


3、VNS治疗:

除了手术切除和伽马刀,既往也有VNS用于下丘脑错构瘤的报道,但迄今为止,尚未见VNS使任何一位下丘脑错构瘤患者在术后达到Engel I级的状态。


4、MRI引导下的热凝治疗与LITT:

对于下丘脑错构瘤,还有另外两种微创治疗的方法,从病灶的定位到治疗的决策完全依赖于磁共振成像。这两种方法分别是磁共振(MRI)引导下的微创热凝治疗以及激光热凝治疗(LITT)两种微创治疗的方法。然而,电生理研究证实,在少数情况下,下丘脑错构瘤可以不是癫痫患者的发作起始。此种情况下,这两种单纯磁共振引导下的微创办法就有可能失效。


图1.  SEEG电极位置(左图)及其所记录到异常电信号(右图),进一步的治疗将通过相同的电极热凝灼烧这些有异常电活动的区域。虽然名曰SEEG引导,实则是SEEG和MRI的双重引导。


SEEG引导的热凝治疗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该治疗方法是将具有记录和毁损双重功能的电极在机器人的引导下精准的放入瘤内。在确定电活动与癫痫的关系后,在原位通过同一电极消灭所有有异常电活动的瘤区(图1)。


在赵国光、单永治团队的这篇文章中,这一疗法的有效性得到了系统的观察与验证。文中的队列一共由9位该团队中最早接受此种治疗的患者构成(图2)。


图2.  9位患者的电极位置图,其中,B’和G’分别是对B和G的进一步展示


截止文章撰稿前(2017年7月),该队列的平均随访时间已达18.78个月。全部的9例患者在单次毁损(图3)过后,均已达到了Engel I级或者Engel II级状态,其中,I级为55.56%,II级为44.44%。明显的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或伽马刀治疗。


考虑到在既往的MRI引导的微创热凝治疗的研究中,比较的是多轮毁损后的最终疗效。若对这4位患者II级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二次毁损,整个队列Engel I级的比率还可再显著提升。


图3.  毁损后的错构瘤,图中可见瘤子的核心区已发生碳化,周围区也已发生了水肿和失活,可达到预定的毁损目的


小结:

下丘脑错构瘤在手术显微镜下与正常的脑组织并无明显的界限,又由于下丘脑功能的重要性,其手术切除治疗一直充满了挑战性。通过该团队所发表的数据看来,SEEG的微创毁损治疗不仅疗效优于手术治疗,而且并发症较低,安全性较高。文章的结果支持将SEEG引导的微创治疗用于下丘脑错构瘤的一线治疗。

DOI: https://doi.org/10.1016/j.wneu.2018.03.148


主要作者简介


赵国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 世界微侵袭神经外科学会常委、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Journal 杂志编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微侵袭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 北京医师协会儿童神经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脑重大疾病研究员癫痫研究所 PI 等职务 。


单永治,主任医师,在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经过系统神经外科培训,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神经外科访问学者,长期在一线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种手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难治性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


魏鹏虎,执业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先后师从于郝解贺教授、凌锋教授和余新光教授,现就职于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功能中心。长期从事癫痫环路、电生理以及认知科学的研究。目前,已在国际上发表SCI文章7篇,参编、参译学术著作4部,内容涵盖癫痫网络、记忆环路和白质纤维束保护等方面,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素材供稿:宣武医院   编辑处理:神外前沿


文章原文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下载:


《学术前沿》往期报道:

[学术前沿第9期]天然蚕丝蛋白“变身”颅骨固定系统 华山医院毛颖团队与上海微系统所陶虎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


[学术前沿第8期]术前如何预测功能障碍发生几率  天坛医院江涛团队首次发现胶质瘤与脑功能区定量位置关系 <6mm是高风险因素


[学术前沿第7期]人脑岛叶“兼顾”感觉与情绪功能 清华大学王小勤团队发布论文首次揭示


[学术前沿第6期]左耳与右耳"不一样“  301医院余新光团队在"Neuroscience“发文揭示大脑处理听觉信息偏侧化特征


[学术前沿第5期] 脑功能保护要从"区域"升级到"网络"  解放军总医院余新光团队脑连接组学研究将为脑肿瘤脑外伤癫痫等提供新视角


[学术前沿第4期]卒中和TIA复发风险预测又有了新指标 天坛医院潘岳松 王伊龙 王拥军团队连发两篇力作


[学术前沿第3期]探索胶质瘤免疫治疗 301医院余新光 陈凌 刘天懿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GBM外泌体构建DC疫苗 获得可喜进展


[学术前沿第2期]探秘脑功能研究制高点 余新光及陈霖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精准重建记忆环路  并发现人类存在海马腹侧联合等可能性


[学术前沿第1期]功能磁共振定位准不准?江涛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胶质瘤与运动区位置关系对于功能磁共振定位的影响 距离4mm是分水岭


加入神外手术信息平台,请扫描上面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或添加微信(QQ)53880941进行填写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学科新媒体,收稿邮箱vip@vipyiyi.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